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章 小姑父牛斌

按照当地的风俗,大年初二是女儿、女婿过来拜年的日子,一早天空中飘起了小雪,气温也接近了零度。小姑父一家住的远,他在洞庭湖边上的刘家湖农场,距越明山仓库有60多里路,却是来的最早的一个。小姑父牛斌用一辆摩托车带着一家四口9:30就来到了仓库。在几个姑姑中?长生和小姑最亲。长生出生的时候,大姑、二姑都出去打工了,只有小姑在家,照看长生自然成了小姑的任务。林满仓担心的说:4个人坐一个摩托车,太危险了,还下着雪,摔了怎么办?看把孩子们冻得。说完就心痛的把最小的外孙子牛资平抱过来。资平小脸红红的,鼻涕都出来了,还是礼貌的叫着外公外婆好。长生把表妹牛湘平抱起来,香萍今年8岁,长得眉清目秀,由于生长在农村,他总是很羞涩,叫了一声大表哥好,便随着长生进了仓库。小姑坐在摩托车的最后面,摩托车轮子带动的泥巴,将小姑的裤子上溅的到处都是泥点,小芳把自己的裤子拉过来叫小姑换上。小资平一进仓库就活跃起来,看到什么都新鲜,缠着外公外婆,问这问那,欢快的跑着,外公外婆在后面追着。

小姑父牛斌和父亲林富贵坐在火堆边聊天。小姑父今年也到城里打工了,在工地上当钢筋工,收入比种地强多了。所以今年新添置了这台摩托车。小姑在家中务农,照看湘平和资平。

洞庭湖边上的农田非常的肥沃,在1960年。牛斌的爷爷,实在无法养活这一家子,便将谢林镇举家迁到了刘家湖农场,那时候的农场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国家在那儿建设了国营农场,招了大批的职工,并保证大家都会有饭吃。为了全家不饿死,牛家只能完成这次大迁徙。农场确实田地多,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在三年自然灾害中,牛家平安的度过,日子确实比在谢林镇要强的多。如今,有着肥沃农田的农场,却因为距市里太远,反而成了落后的地区。现在的农民种田基本不值钱,除去成本营业税,一亩地的纯收入也就不到200块钱块钱,因此小姑父家的日子与大姑二姑比起来相差太远。他们没有活的经济来源,虽然衣食无忧,能保证温饱,但现在花钱的地方太多,家中并不宽裕,只能紧巴巴的过日子。

小哥和小姑父当年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出来打工,但结婚这10年中,两个孩子出生,两个老人相继去世,这让他们力不从心。小姑父去年决定到城里来当钢筋工,收入比以前强的多,虽然辛苦一点,但一年能挣七八千块钱,是原来全家收入的好几倍。

小姑对林富贵说:大哥,今年不打算种田了,我想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