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 名声名气=号召力

新的一年

在皇城的东边郊外,一片荒地上,一个特别的地方被建立起来。

这就是第一个物资回收站。

物资回收站与发电站配套的设想最后还是因为有些不切实际而被取消。

因为,这样的物资回收站往后必然是每个地方都要有的,至少一个省要有一个,要不然,如果全国的所有垃圾全部集中到一起,这里面的运输压力就会非常的大!

所以,物质回收站的电力仍然由电厂供应。

为了完成这样一个容量足够大的物资填放池,国科院早早的就把几十吨的与配方相关的物资冻送到新农院。

钱国强自己动手分解物资,然后合成足够规格的恒温膜和原子级滤网。

经历半年的设计和建造,多单位协同行动,多次找到钱国强询问意见,终于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完成了第一座真正的物资回收中心。

中心建成之后,钱国强被邀请到现场,当然,他也不是空手,那些微生物还得是他带来。

大厂中间,一个占地面积两千平,深超过十米的装填池。

池底和四周的墙壁都专门覆盖了恒温膜,而在最下方,滤网之下的特种材料制造的承重架子上,也专门包裹了一层恒温膜,以此保证能够滤网能够承受得住上面倾倒的垃圾。

在这架子之下,也是一层恒温膜,这种膜的光滑特性可以让原子级的东西顺利的从这层膜上滑走。

整个底部成十五度倾斜,经过滤网过滤下来的东西就可以直接滑下到接收口,然后再通过专门的手段进行分别收集。

在领导的一声“开始”之下,停在中心大门外的几十辆垃圾车开始在专门的地方倾倒垃圾。

分解池上方回旋的传送带打开,垃圾被均匀的送到整个分解池里。

同时,恒温系统也打开,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到钱国强的身上。

钱国强打开身边的保温箱,然后把里面的托盘一样的十个培养皿一起取出来,分别扔到了垃圾堆上不同的地方。

倒完垃圾的垃圾车立刻开出去,然后,后面的垃圾车源源不断的往这个回收中心里面运送垃圾。

接收口在第一天没有任何收获,第五天的时候才终于看到一些堆积起来的粉末。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微生物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分解垃圾的速度也在飞速加快。

在一个月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