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章 帝师上线

有一说一,在夜一看来,治国理念其实是个伪命题。

华夏文明几千年传承,任何朝代都是走“儒”加“法”的路子。

律法限制,道德教化。

即使是在法家、儒家还没诞生之前,也是这样。

并不是说法家和儒家出现了,才有了以律法治国或以道德治国,只不过法家和儒家将之做了总结并继续深化。

就跟万有引力一样,牛顿出现之前,难道它就不存在?

关键在于,根据君主个人偏好不同,侧重点会不一样,甚至侧重到完全失衡。

在古代,一个国家的治理风格,是一定和君主个人风格挂钩的!

一向软趴趴的大宋朝,在哲宗赵煦手上不也硬了那么几年。

以历史上的嬴政为例,一直到他一统天下之后,还是用的商君之法。

商鞅那一套东西虽然让秦国富强,奠定一统天下的基业,但也有一个很显着的特点。

没把百姓当人!

在商鞅这里,百姓就是牛马。

而嬴政一直沿用这一套东西,所以在夜一看来,嬴政对百姓就是漠视。

也正是如此,长城脚下、骊山脚下、阿旁宫下才能埋下以百万计的民夫尸骨。

这里就得说一句了,虽然夜一选择了嬴政,但那是因为秦国最强,能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一统天下。

并不代表夜一就是嬴政的迷弟!

后世人评价古代帝王,一般有两种出发点。

一种是站在大中华史观上,以上帝视角纵览几千年历史来看。

以这样方式来评价,一朝一代百姓的死活就显得不重要了,只看这个皇帝做了哪些大事,对后世有多大影响。

所以嬴政被称为千古一帝也没什么问题。

另一种就比较朴素了,从百姓角度出发,看这个皇帝做了哪些事情让百姓过得更好。

所以嬴政在古代一直是暴君典范,也是可以理解的。

夜一算是后者,在他看来,一个皇帝最根本的责任就是让百姓过的好。

如果百姓水深火热,那他再有丰功伟绩,也就那样。

因此,如果可以的话,夜一是想把嬴政掰正一些的。(注1)

问治国是吧,来,听我给你吹。

夜一的主旨就一点:兼用儒法,适时无为。

律法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