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章 涟漪

他们睡觉的时间还比较早,总体要保证9小时的睡觉时间,这样每人值班1.5小时,每人都能睡7个多小时。

夜里王胖子继续制盐,烧卤水,制作草木灰水,混合、过滤,又制了半瓶盐。

烧水的间隙,还从旁边空地挖了很多土,土里的石头也都集中摆在一起,为后面烧陶、炼铁做准备。

李金库则是捣鼓他的风箱,他打算做一副夹板,然后用兔皮做一个气囊,把气囊固定在夹板之间,用夹板挤压气囊来鼓风。

因为他们没有锯、刨子这些工具,木板不好做,所以这两片夹板得想别的办法。

他找了一堆细木棍,用小刀加工一下,然后交叉固定、细绳捆绑,拼成网格状,长宽都有60多厘米,用来作为夹板。

这样的木网格做了两块,叠在一起,用绳子绑住一边,适当绑松一点,保证能正常开合。

网格的另一边,各做一个手柄,握住手柄可以将两片网格张开、合拢,这样就得到一副夹板。

但是气囊的缝制让他犯了难,虽然有兔皮,但是他不会针线活儿,况且他们也没有针。

跟沈曼如交班的时候,他问了一下沈曼如,沈曼如也犯了难,没有针怎么缝?

忽然,李金库灵机一动,拿出一个鱼钩来,“鱼钩行不行?鱼钩也可以绑线,只是它是弯的,我不大会用。”

简单的缝补李金库还是会的,但他以前都是用的普通针线,鱼钩从没用过。

看到鱼钩,沈曼如倒是想起了什么。

这弯曲的鱼钩,与医用缝合针有点像。

她是医学生,对医用缝合针非常熟悉。缝合针都是圆弧型的,鱼钩虽然不圆,但是意思差不多。

可以用手术缝合的手法,用鱼钩缝制皮囊。

反正人皮也是缝、兔皮也是缝,差球不多!

只是,鱼钩不能直接当针用,因为它的尖端附近有倒刺,尾部还有绑鱼线的“把子”,比针体宽,穿针时会卡住。

她让李金库将鱼钩的倒刺敲平,将尾部的把子也敲得稍窄一些,勉强能绑住线就可以,再从烂渔网上拆出一些细线,绑在鱼钩上,就让他去休息了。

然后她用鱼钩当缝合针,用手术缝合的手法,将兔皮缝合了起来,最后用了6张兔皮,缝出一个直径约50多厘米的大气囊。

按李金库的要求,气囊上留了四个直径近3厘米的洞,其中三个当进气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